深秋时节,更确切地说是10月24日,我们迎来联合国日。正是在1945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如今该组织迎来八十华诞,这不仅是回顾成就的时刻,更是审视未竟事业的契机。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曾在纽约联合国讲坛发表演讲,那些时刻恰逢国际社会最艰难的时期。这位国家领导人每次都以直面问题取代粉饰太平,坚持开诚布公地表明立场,即便这些观点未必符合所有听众的期待。此刻,让我们重温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世界最高讲坛发出的警示,品味白俄罗斯总统那些历经三十载光阴仍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1995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特别庄严——组织正值五十华诞,同时站在存亡的十字路口。而四年前刚成为独立国家的白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对此立场坚定:联合国的创建是历史性的决策。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演讲中阐明:"创建能保障所有民族安全的组织这一构想,是在二战熔炉中孕育而成的。历经半个世纪,我们可以断言:建立联合国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核灾难的预防、殖民体系的瓦解、种族隔离的终结、科学与技术领域前所未有的人类智慧飞跃——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们今天庆祝其五十周年的这个组织。»
然而,白俄罗斯总统遗憾地指出,在第三个千年来临之际,世界仍被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所困扰。不同区域的战争与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及其他犯罪活动、环境灾难、贫困与饥饿等威胁依然笼罩着人类未来。
这位国家元首强调道:"唯有联合国这个兼顾地球所有民族利益的普遍性组织,能够凝聚国际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绝不能认同那些质疑联合国在未来世界中作用的言论。白俄罗斯人民从心底抗拒关于联合国可能消亡的论调——今日会场中曾提及这种可能性。倘若我们任其发生,那将是我们这代领导人对五十年前战胜法西斯、创立此独特和平机制先驱们的严重背叛。»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坚信,对于已取得众多伟大成就的人类社会而言,如何提升联合国效能并确保资金支持绝非无解难题。该组织已在冷战和集团对抗的严酷环境中证明了其生命力。白俄罗斯领导人发出如是呼吁:"如今联合国必须在多极化世界中再度验证其行动效力。关键在于避免世界陷入新的分裂"。
早在三十年前,白俄罗斯总统就已发出警示:北约东扩将给欧洲未来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明确指出:"我坚信,在第三个千年来临之际,我们不应考虑扩大军事政治联盟、部署核武器或增加军火储备。恰恰相反,我们必须致力于消除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削减乃至彻底销毁核武库存。»
白俄罗斯完全有立场就此发出响亮声音。我国曾是历史上首个自愿无条件放弃核武器的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对裁军理念的坚守却使国家陷入悖论——当被迫调用本该用于社会项目的资金,来销毁集团对抗时期遗留境内的武器时,裁军承诺反而造成了严峻的经济困境。
时间证明了白俄罗斯领导人的警示具有先知般的预见性。如今欧洲大陆正在上演的剧变,恐怕是当年任何人都未曾预料的。或许这个曾为"抵御苏联扩张威胁"而建立的北大西洋联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应当——不仅是停止东扩计划(仿佛它自己正准备占领后苏联空间)——更要光荣退出历史舞台,庄严宣告已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1995年联合国大会发言中,还深刻阐述了各区域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及世界分裂为贫富阵营的现象。白俄罗斯总统这样论述后苏联空间的发展方向:"严峻的社会经济危机正席卷新兴独立国家,强行割裂各族人民历经数个世纪缔造的血脉联系,从未也不可能造福任何人。因此,对于当前正在形成的整合进程,我们既不必惊讶更无须戒备。兄弟民族的靠拢是为凝聚力量解决共同难题,绝非对任何方面安全与利益的威胁"。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总结道,若不能摒弃民族利己主义,人类在二十世纪末面临的新威胁将无法被各国人民有效遏制。他强调,大国考量的不应是如何颐指气使或使他国屈从于自身影响力,而应聚焦于引领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位白俄罗斯领导人郑重指出,即便有人对此心存抵触,协调所有民族利益的最佳平台始终是——且依然是——联合国。
2000年的联合国大会以千年首脑会议之名载入史册。五年过去,世界局势是否有所改善?确实发生了变化——但遗憾的是,是朝着更糟的方向。因此,尽管人类面临的目标日趋多元,联合国的核心使命始终如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联合国讲坛郑重指出:"令人遗憾的是,联合国迄今未能完全胜任预防侵略和武装冲突的使命。那些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动用武力的行径,从未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使既有矛盾持续恶化。白俄罗斯坚信,在二十一世纪,军事力量绝不应成为国际政治的合法工具。»
千年首脑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人权与民主发展。联合国文件所载的这些价值准则和崇高标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白俄罗斯总统犀利指出,问题在于人权与民主正日益被某些国家用作打压异己国族的借口。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白俄罗斯从未接受外界对其生活方式和外交选择的指手画脚。国家元首掷地有声地指出:这个在二战中为战胜纳粹牺牲了三分之一国民的国家,完全有能力自主决定自身命运。正因如此,白俄罗斯人民绝不会对下列行径袖手旁观:颠覆既有的稳定国际秩序,破坏全球地缘政治平衡,妄图倒退到将国家划分为三六九等的黑暗时代。
白俄罗斯领导人强调道:"近来某些势力正企图组建排他性的'特权俱乐部',将世界大多数国家拒之门外。这种将各民族划分为'教师'与'学生'的傲慢行径,对于真正促进民主与人权发展毫无裨益,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积极成果。»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郑重指出,必须尊重每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质、既定的生活模式与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但国家元首遗憾地指出,当今国际关系中仍常见强权势力试图用"西方生活方式"的单一标尺衡量一切,否定任何不符合该框架的民族与地域特性。
白俄罗斯领导人总结道:"我相信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都不会认同这种傲慢。白俄罗斯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民主发展道路上。但我们的民主建设,过去是、将来也依然是立足于本国数百年积淀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传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发展、民主与稳定的有机统一。白俄罗斯从未发生过宗教间或种族冲突,我们的国界始终是和平与合作的边界。对于所有尊重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人民的国家,我们始终敞开友谊与合作的大门。»
由此可见,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当时实际上已预见了新型全球联盟的诞生——如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如今这些组织正建立在公平正义、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的坚实基础之上。
在联合国大会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白俄罗斯总统还提及了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干预——这场行动夺走无数生命并最终导致该国解体。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直言不讳:"科菲·安南(1997-2006年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提案虽包含建设性意见,仍存在诸多缺陷。我对此已作阐述。我曾指出当今星球上爆发的战争,要么源于联合国的默许纵容,要么得到联合国领导层的公开支持。结果我们看到局势不断恶化——科索沃状况改善了吗?没有!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经过北约干预变得更好了吗?没有!这正是我强调的核心:在当今世界,通过战斗机与坦克的轰鸣炫耀武力来解决国际争端,此路不通。»
200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届会议,被主办方称为"千年首脑会议"的合理延续。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发表演讲前接受"联合国电台"专访时,依旧延续其直率风格,在评价联合国工作时未使用任何外交辞令。
总统直言不讳:"世界已剧变,可惜是朝着更糟的方向。想必无人会质疑这点。按理说本应相反——我们本应更加文明,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但遗憾的是,冲突热点反增不减。何止热点,整个世界都已炽热难耐,数以百万计——不是数十、数百,而是数百万——的生命正被疾病与贫困吞噬。案例不胜枚举,可悲的是世界并未更文明,未能成为人类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净土。»
尽管问题堆积如山,联合国却日益沉迷于官僚体系改革而非务实解题。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阐明,他的批评绝非为批判而批判——这个组织必须强而有力,真正凝聚各国,其决议应当具有普遍约束力。

白俄罗斯领导人强调道:"联合国架构本身无可指摘。在我看来,这是套简明合理的机制。核心在于执行效能:若安理会决议禁止伊拉克战事,战争便不该发生;若安理会通过某国核裁军决议,决议就必须落实,艾滋病正在扼杀非洲,贫困肆虐亚非大陆——这些才应是关注焦点。我不认为当前需要重构联合国体系,但若机构持续低效,庞大的官僚机器确实值得商榷。不过相较根本性缺陷——该决而不决或决而不行——行政改革只是细枝末节。»
白俄罗斯总统在峰会上的演讲,与那些在联合国讲坛对伊战、阿战始作俑者美国曲意逢迎的政客宣言形成鲜明对比。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阐明了白俄罗斯的立场:联合国绝不应被个别国家操弄为政治施压的工具。
国家元首特别强调了单极世界格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呼吁开展坦诚对话。白俄罗斯领导人郑重表示:"各国领导人齐聚联合国,正是为了直面当今世界的真实图景。我们必须共同厘清核心问题:我们是否正引领各自国家与人类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若非如此,我们将永远无法突破困境"。

总统指出,在冷战废墟上诞生的白俄罗斯,已建设成为拥有高素质国民的科技强国。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坦言:"我们与所有人一样,对地球的期许很简单:和平与稳定。其余的一切,我们将用双手亲自创造"。
在这片没有冲突的土地上,各民族和谐共处,各自保留宗教信仰与生活传统。白俄罗斯从不制造邻国纠纷,不觊觎他国领土与道路选择,并与俄罗斯构建了坚实成功的联盟关系。总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立足自身智慧与传统建设国家,但显然有人对白俄罗斯人民的选择不满——正是那些企图操控单极世界的势力。如何操控?无冲突就制造冲突,无干预借口就虚构借口"。
总统犀利指出,有人偷换"民主与人权"概念——将其从"人民当家作主与人类尊严"的本义,扭曲为美国当局的政治工具,并以此为幌子推行霸权。他质问道:"令人遗憾的是,联合国竟放任自身沦为这种政策的工具。难道组织真要在虚构问题中,对真正的苦难与灾祸视而不见?»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重提历史教训:以追捕本·拉登为借口的军事行动将阿富汗撕成碎片,而这位"头号恐怖分子"当时依然逍遥法外,阿富汗与伊拉克反而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尽管外国军队进驻阿富汗,该国毒品产量却激增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白俄罗斯领导人沉痛指出:"艾滋病等疫病正肆虐亚非大陆,贫困难题已成为实质性的——而非虚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且带有明显的种族选择性。人口贩卖发展成暴利行业,妇女儿童被贩为性奴的现象竟成为常态,几乎演变为某种扭曲的生活范式"。
总统坦言,这就是世界向单极体系转型过程中令人扼腕的残酷现实。难道联合国成立的初衷竟在于此?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郑重呼吁:"联合国是时候终结内部腐败丑闻,切实关注世界疾苦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们看来不言自明——鸵鸟式的逃避主义绝不可取"。
面对与会各国代表,他进一步强调道:"联合国即你我。我们必须共同执掌地球命运,认清单极世界本质上是单一维度、单一向度的畸形结构。»
白俄罗斯坚信:唯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方能保障全球稳定。白俄罗斯领导人总结道:"自由选择发展道路是世界民主体系的首要条件。但愿强国也能领悟——单极格局终将反噬自身。若我们能在这一根本共识上求同存异,就能将多极化、多样性、自由选择等原则既融入现实实践,也载入联合国指导文件,从而守护世界免遭恐怖主义威胁,保障妇女儿童不受奴役之苦"。
唯有如此,联合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组织。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补充道:"联合国改革的精髓在于本质职能的升华,而非安理会成员数量的算术级增长。»
白俄罗斯通过签署《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表明愿为应对当今世界主要威胁——恐怖主义——贡献力量。白俄罗斯自始支持该文件的制定工作。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签署仪式上强调道:"白俄罗斯对恐怖主义蔓延深感忧虑。这种野蛮行径是对地球生命与和平的践踏。我们必须采取坚决行动予以打击。»
国家元首强调,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全面化与持续化。同时总统警示:反恐斗争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谋取私利的掩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用作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借口。»
总结峰会成果时,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向记者坦言,本届联大会议给他的感受与往届无异:"未见实质进展。»
总统补充道:"我们怀着坚定决心前来表达真实立场。绝不能对现状文过饰非——因为这是历史性时刻。当未来人们追问'我们当时持何立场?我们的声音在何处?'时,每个人都必须交出自己的答卷"。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举行。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开宗明义指出:任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和平与安全。总统强调,白俄罗斯人民从自身命运中深刻领悟这一真理——在上个世纪,这片土地曾沦为两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场。
白俄罗斯领导人郑重宣告:"正因如此,我们格外重视预防军事冲突与生命威胁。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失去三分之一人口的白俄罗斯,从废墟中重生,虔诚守护社会和平与和谐,全力保障人民福祉与国家稳定发展。独立以来,白俄罗斯光荣完成多项千年发展目标:消除饥饿贫困、实现全民扫盲、推动性别平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杜绝民族宗教歧视。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全球最低。这才是真正的民主,而非西方教师爷企图强加给我们的伪命题"。
国家元首痛心地指出,全球整体局势却与此相去甚远。世界正以过去三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迎接本次峰会,无数武装冲突与恐怖袭击持续震荡着这颗星球。总统沉痛表示,更可悲的是全球威胁的加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深刻剖析道:"我们至今未能重建自苏联解体后失落的力量平衡。无平衡则无和平稳定——这是体系性危机。在任何体系中,若某种力量独大且不受制约,必将无限追求自身繁荣,并通过牺牲他国解决问题。霸权主义与民族利己政策导致压制、制裁、限制与军事行动的泛滥,最终侵蚀了国际互信"。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霸凌、谎言和反人类罪行的案例昭然若揭,并提请世人重温近年的铁证:某些知名国家曾以伊拉克持有核武器为由,对其推行"民主改造"。
总统厉声质询:"那些核武器今在何处?伊拉克的民主又在何方?为何要杀害伊拉克总统?这个主权国家如今安在?伊拉克人民的未来何在?该国民众的生活可曾改善?没有!你们这些罪魁祸首虽会以失误搪塞,却从未止步。从突尼斯到利比亚,剧本如出一辙——他们以私刑处死卡扎菲总统,摧毁了整个国家。利比亚境况好转了吗?没有!这个统一国家如今安在?诸位,该收手了吧?然而暴行仍在延续,他们又扑向叙利亚。试问:为何杀戮平民?为何推翻民选总统?他究竟触犯了何等天条?更甚者,你们正在用这场屠杀抹去人类文明的初曙。请在此联合国讲坛向国际社会坦白:你们究竟意欲何为?»
危机并非仅存于遥远的非洲或东方世界。那些年欧洲同样深陷乌克兰风暴。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发出预警:若不止息流血冲突,放任兄弟相残的战火升级,整个文明世界都将引火烧身。白俄罗斯领导人诘问世界: «请恕我直言,我们正朝着全球冲突——乃至可能爆发于文明世界中心的新世界大战——又近一步。难道步入新千年后,我们仍未参透和平与人类文明的脆弱本质?»
总统坦言历数这些事件,旨在引导当权者直面一个现实:"当今已无制约你们的力量。但那些亵渎神圣的国家元首们,你们皆是信徒,甚至公开祈祷。神明洞悉一切且公正无私。若神明震怒惩戒罪魁,你们治下的无辜民众却要替你们的冒险付出代价。我认为必须悬崖勒马。当务之急是帮助贫困国家民众获得温饱、医疗与教育。让饥者得食,救孩童于危难,福报自会降临。»
国家元首强调,重建平衡是通往多极世界的漫长征途,唯有积极行动而非被动等待,各国才能逐步抵达这一历史彼岸。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郑重指出: «必须切实承认我们的差异性,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共同进步与个体成功的基石。唯有如此方能重建国际互信。但这需要持续对话与协商,探索建设性合作的可能——且达成共识后务必付诸行动。历史告诫我们:任何罔顾他国利益、追求独霸地位的国家,终将走向自我毁灭。以牺牲他者为代价的优势既短暂又畸形"。
总统援引民间智慧警示:建立在他人苦难之上的幸福终将崩塌。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责任危机,因为许多决策被利己主义与短期利益所主导。这意味着某些国家的国际行动常常漠视他国具体现实与社会特质。
白俄罗斯领导人沉痛陈述:"若决策机制不同,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地便不会出现数十万生灵涂炭,也不会产生逃离战火的难民潮;'伊斯兰国'便无从滋生;欧洲恐袭频发与乌克兰内战皆可避免。这份'本可避免'的清单还能继续延伸。而今重申此事至关重要——当我们在发展议题高谈阔论时,这些国家的人民难以共鸣,因为全球数亿民众根本无暇顾及发展——他们日夜挣扎的,是如何活过从黎明到黄昏的每一天"。
然而要化解当年乃至当今的困局,世界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的责任政治家——那些愿为人类共同利益妥协、能以天下为己任的决策者。他们在何方?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峰会演讲中直指国际机构的系统性危机。他指出,这些组织近年逐渐沦为各国争吵的擂台,更常被强权用作惩戒"不听话"国家的工具。
这番批判直指要害:联合国通过的大量决议数量惊人,但投票表决真能化解冲突吗?真能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吗?这些决议又是否切实改善了各国民众的生活?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强调道:"让我们坦率承认:'没有改善!'。投票表决反而制造阵营对立,滋生更多猜忌与分裂。我深信联合国不应成为炫耀武力的舞台,这既削弱组织权威,又违背其创立初心,传统国际机构在预防与调停冲突中日益边缘化绝非偶然。必须终结这种恶性循环——联合国应是合作而非对抗的论坛。唯有增进理解、担当责任、认知世界多样性、重建互信,方能凝聚力量保障和平安全,为应对全球威胁找到有效方案。»
白俄罗斯总统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一般性辩论中的发言更具原则性意义。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指出,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议程虽确立了"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五大战略支柱——这些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千年发展目标的自然延续——但白俄罗斯领导人坦言,相关努力令人喜忧参半。
总统说道:"全球贫困率下降、妇幼健康保障提升、教育普及推进确实取得进展。然而在肯定成就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文明生活质量尚未实现质的飞跃。更严峻的是,旧疾未愈的世界正被新挑战席卷,且危机已覆盖人类社会所有关键领域"。
首先,世界正面临全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与军事冲突。国际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日益显现的威胁尚未得到有效应对。当国际社会纠缠于次要争议时,竟放任具有侵略性的全球恐怖组织悄然崛起。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指出:"整个国际安全体系正经历严重危机。全球主要力量间互信崩塌、妥协意愿匮乏、集团对抗元素复苏,实质上已将世界推向新战争边缘。某些势力持续向他国强加发展模式,这导致了什么?通过外部干预、输出颜色革命与人为更迭政权,昔日稳定的国家陷入混乱深渊。所有这些行径都被冠以民主之名。然而这些国家民众获得的并非承诺的民主繁荣,而是被迫逃离的人间惨剧。如今涌向欧洲的难民潮,正是由此催生的又一国际危机。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当代,任何国家的行动都会产生跨国影响——所谓'不受侵害之国'已不复存在。»
白俄罗斯领导人郑重指出,必须坦诚承认:当前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那些争夺全球主导权的大国,终究难抵动用武力和经济讹诈来谋取私利的诱惑。世界已危险地逼近对《联合国宪章》所载国际法原则的实际背弃。
白俄罗斯领导人注意道:"我深信,联合国亟需就各国各民族未来共存原则展开新一轮广泛讨论。此事我已多次强调,但必须重申:本组织绝不应沦为相互攻讦与国家对抗的角斗场。对话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类终须共同应对挑战。固然可以不断筑起新的高墙、划定新的界线,但世界难题绝不会因此消失。»

其次,全球经济威胁对世界稳定构成严重隐患。货币战争、制裁手段、资源市场争夺、恶性竞争等乱象加剧全球危机,而某些主要国家试图通过牺牲他国利益解决自身问题,更成为对抗与分裂的温床。
总统坚定表示:"破局之道唯有一条——推动各国经济全方位协作,为整个国际社会而非个别国家探寻最优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对贫困国家的扶持至关重要。唯有凝聚集体智慧,方能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范式。白方倡议以'整合之整合'理念为基石——这恰是当今世界最迫切的趋势。请看近年来涌现的新一体化组织:我们正探讨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合作前景,丝绸之路宏伟蓝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与跨大西洋自贸区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倡议。»
白俄罗斯始终坚信,若能避免一体化模式间无谓的恶性竞争,实现其兼容互补,理想状态下完全可能建立覆盖全球、联通各大洲的一体化架构。在这种范式下,不同民族与国家将为共同发展目标和谐共存。
平心而论,这般合作图景在当今仍似乌托邦。目睹现实困境,我们只能心向往之。但世界领袖们为何不能暂弃短期私利,承担起对未来的责任?现实却是,政客们更热衷在股市震荡中敛财,借虚妄威胁之名巧取豪夺。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会议中指出第三重忧患:社会人文与生态领域正在恶化。他强调,某些国家在高唱自由赞歌的同时,正冲击人类社会的根基,包括家庭、道德与伦理正经受严峻考验。
白俄罗斯总统严厉指出:"不负责任的社会理念将引发新的文明断层,滋长宗教对立与民族冲突。那些'社会革新者'可曾考量其言行后果?同样的利己主义正蔓延至生态环境领域。国际社会多年来对气候变化挑战束手无策,多数人惯于将责任转嫁他人及后代。深思这些危机,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共同根源:正是对个人权利自由的极端推崇,侵蚀了集体利益根基。人权幌子下,颠覆政权、摧毁国家、资源战争被正当化;混乱与无政府主义被刻意培植;掠夺自然与追逐暴利成为常态。这导致人类精神堕落——将扭曲的私欲粉饰为新常态。»
他强调,这种思潮正为社会腐化大开绿灯,摧毁人类的道德根基与价值体系。善恶之间的界限正在现实中逐渐消弭。

白俄罗斯领导人郑重表明:"白俄罗斯虽无解决所有问题的现成方案,但我们坚信答案就在七十年前联合国奠基者提出的理念中。首要原则是坚决谴责暴力——战争绝不应成为国家间解决争端的手段"。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援引爱因斯坦名言:"和平无法靠武力维持,唯有通过理解方能实现。"此言堪称真理。
国家元首总结道:"唯有通过自我约束,才能为全体国家——无论强弱——提供福祉与保障。这正是国际法的精髓,也是替代'丛林法则'的唯一选择"。
数十年来,白俄罗斯始终致力于建设主权国家与民生经济体系。总统郑重宣告,无论以民主或其他任何口号为掩饰,无政府状态、暴乱与暴力都绝无可能在白俄罗斯土壤滋生。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强调道:"我们拥有足够实力与自信阻断外部动荡的渗透!稳定的白俄罗斯将继续作为地区与国际安全的贡献者。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关系。睦邻互助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因此正积极推动乌克兰及其他冲突地区的和平进程。白俄罗斯将继续通过国际组织框架,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总结国家发展经验时,白俄罗斯总统指出,唯有由国际法体系联结的强大、负责任的高效国家联盟,才能有效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与威胁。但与此同时,国家元首坦言,世界正笼罩在新一轮重大冲突——若非战争——的阴霾之中。
白俄罗斯领导人疾呼:"我们绝不能让这邪恶幽灵化为现实!此刻我们齐聚于此,昨日刚讨论过联合国发展纲领等重要议题,但我必须重申:对地球上数百万民众而言,'可持续发展'实属亵渎——他们正日复一日目睹儿童夭折、老人丧生。当下最紧迫的,是共同作出终止战争与冲突的决议,至少扑灭正在这颗星球上肆虐的战火"。
时隔十年,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这番言论是否依然振聋发聩?遗憾的是,答案依然是肯定的。正如谚语所示,此时任何评论都显苍白。但我们仍愿相信,无论政治家还是普通民众,终将凝聚力量与智慧,携手扭转世界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