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罗斯共和国官网
新闻中心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讲话和采访

讲话和采访

2025.10.01

国际不确定性汹涌大海中的稳定之锚:中国驻白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谈当代中国与白俄罗斯的作用

国际不确定性汹涌大海中的稳定之锚:中国驻白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谈当代中国与白俄罗斯的作用
档案库图

中国和白俄罗斯打算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坚持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张汶川在该国成立76周年前夕接受白通社采访时强调了这一点。大使介绍了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事件,以及与作为长期重要伙伴的白俄罗斯合作的背景。

问: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周年。在您看来,在当今条件下,中白两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是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总统第二次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参加纪念活动。此前在2015年,他曾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对我们来说,共同庆祝胜利的目的在于汲取历史教训,共同铭记历史,为了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80多年前,中国和白俄罗斯分别在东方战场和欧洲战场共同抗击法西斯。我们的人民为共同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两国人民用鲜血铸就了深厚的友谊。

在9月3日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活动中,中国国家主席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话不仅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誓言,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和白俄罗斯必须从伟大的反法西斯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做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真相的守护者、战后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我还要特别指出,今年也是台湾回归80周年。台湾回归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战后国际秩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系列战后国际法律文件,特别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为中国恢复对台湾的主权提供了无可争辩的法律依据。白俄罗斯方面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中国对此高度赞赏。

我们愿与白俄罗斯一道,共同承担历史责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与互利。

问:不久前,天津峰会作为一项重大国际盛事,被定义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峰会。在您看来,这次最高层会议的成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天津峰会是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举办的七年来又一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是白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的首次峰会,同时还是上合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这标志着该组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总结了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24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取得的313项具体成果。会议签署并通过了《天津宣言》,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

与会各方一致主张弘扬“上海精神”,深化互利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峰会还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2026—2035年发展战略》,正式启用了该组织的四个安全中心,并通过了关于可持续能源发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五项合作声明。

这些举措无疑将把上合组织带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更强的团结、更紧密的合作、更旺盛的生命力和更高的效率。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全面总结了上合组织的作用:在边境地区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推进真正的多边主义。他提出了“上海精神”的五个明确方向: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

此外,中方还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实施100个“小而实用”的民生项目,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为上合组织的下一阶段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愿与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成员国一道,落实天津峰会成果,弘扬“上海精神”,深化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的务实成果,推动上合组织发展。

问:大使先生,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您认为其意义何在?

答: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在“上合+”会议上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阐明了五项核心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行动导向。他呼吁上合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捍卫国际公正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率先实践全球治理倡议。这一倡议契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上海精神”,旨在坚决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彰显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担当,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该倡议在峰会上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的广泛认可。白俄罗斯总统在峰会讲话中第一个明确表达了对该倡议的支持。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公共产品。它将有助于各国共同努力,建设更加公平合理、与时俱进的全球治理体系,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愿同白俄罗斯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道,推动倡议落实,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最近,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希率领的中国高级代表团访问明斯克。在访问期间,他介绍了全面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党的思想理念和教育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此次访问的主要成果。

答:李希同志应白俄罗斯总统府邀请对明斯克进行了正式访问。他与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总统举行了重要会晤,并与白俄罗斯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双方讨论了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推动中白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双方还就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了交流。李希同志介绍了中共的思想理念以及“八项规定”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如何跳出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周期律?»

1945年,毛泽东主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让人民监督政府。»

随着时代发展,习近平主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在于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激发创新、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同时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至2022年二十大期间,中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人员超过450万,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7.4%。

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中共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是全面从严治党,从改进作风建设抓起。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落实了“八项规定”。

这八项规定是针对党政干部制定的,涉及考察调研、会议活动、公文处理等方面,明确禁止大吃大喝、红地毯活动、铺张浪费、奢华排场等曾被视为权力象征的行为。

八项规定的落实为作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使中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气象。

在新的征程上,中共将坚定不移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作风建设。

问:大使先生,请您谈谈中国10月1日国庆节的意义,以及国家一些重要成就。

答:这是对中国人民来说极为重要而庄严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国家历史的新篇章。因此,国庆节不仅象征着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从民族觉醒走向经济繁荣、从整体衰落走向全面强盛的辉煌历程。庆祝这一日子,不仅是对历史时刻的缅怀,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凝聚民族力量,坚定未来信念,点燃新的创造热情。

在76年的现代史中,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从贫困走向繁荣,从动荡走向和谐,从技术追随者成长为创新引领者。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无可争辩的支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多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约30%,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动力。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超过8亿人口成功脱贫,占全球脱贫总人数的70%以上。

因此,中国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目标提前十年实现了消除贫困。通过精准扶贫战略,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覆盖率均超过95%。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本质。

在创新领域,中国同样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中国拥有26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4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突破性领域进步的火车头,中国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这些成果使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十大最具创新力国家之列。

毫无疑问,在76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外交也走过了非凡之路。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与合作。在全球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中国提出并推进了一系列重要倡议,如“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全球治理倡议。这些理念成为在国际不确定性汹涌大海中的稳定之锚与积极能量。我想指出,白俄罗斯为维护和平提出的倡议,同样是这样的稳定之锚。

通过加强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建设,中国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开启了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新篇章。以大国对人类文明的责任展望未来,中国愿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分享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问:中白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您如何评价双边关系?在哪些重点领域和方向上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答:近年来,中白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第一,元首外交引领战略方向。习近平主席和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总统保持深厚友谊和密切沟通,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坚实保障。今年以来,两国领导人举行了两次富有成果的会晤,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确定了新蓝图。双方各级部门和机构保持高效互动与协调,切实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第二,战略协作更加紧密。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继续坚定支持。中国始终支持白俄罗斯的主权和独立,支持其选择的发展道路。白俄罗斯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双方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有效协作,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中国稳居白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1月至8月,中白双边贸易额超过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4%。第六次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会议顺利举行,双方商定成立新的工业合作分委会。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稳步推进,中白工业园“巨石”入驻企业达到159家。在中国支持下建设的白俄罗斯国家足球场项目圆满完成,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第四,科技、教育和人文交流成果丰硕。2024—2025“中国—白俄罗斯科技创新合作年”圆满落幕,期间举办了50多场科技交流活动。双方共同举办了“欢乐春节”“茶和天下”等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白航公司即将开通明斯克至三亚直航航线。在白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加至1.2万人。两国还举办了首届中白青年论坛,成立了中白人文交流中心。姐妹省(州)、城市关系达到52对,促进了地方交流合作的拓展。

展望未来,双方在贸易(特别是机械设备、农产品、食品)、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农业)、人文(教育、旅游、青年交流)等领域潜力巨大,将为中白代代相传的深厚友谊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并发展中白关系。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总统也多次强调:“有了强大的中国,就会有强大的白俄罗斯。»

我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白将继续做真诚的朋友,以团结互信为基础的铁杆兄弟,随时伸出援手的发展与复兴的志同道合者,以深厚理解紧密相连的伙伴。我们将把两国高度互信与深厚友谊不断转化为更加实在的成果,持续造福两国人民。

问:中国即将主办全球妇女论坛,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答:1995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四次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推动全球性别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在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和2020年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推进性别平等和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主张,并提出在2025年举办新的全球妇女论坛。

为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30周年,中国将在近期于北京举办全球妇女论坛。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所作贡献的广泛认可。

在中国有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女性党员和全国人大女代表比例持续上升。妇女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教育科研等领域。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和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

近日,中国还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妇女全面发展实践与成就》白皮书。

我也要强调白俄罗斯妇女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全球妇女论坛,旨在为提升妇女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平台。 

档案馆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