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马苏德·佩泽希基安于8月19-20日对白俄罗斯共和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深化两国双边关系、扩大战略合作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克奇在伊朗高层访问明斯克前夕向白通社作出上述表示。这位外交部门负责人强调,此次在持续政治外交对话框架内进行的访问,将为签署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关键协议提供独特机遇。
伊朗外交部长表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共同抵抗外部干预的经历已铸就两国人民间牢不可破的纽带。领导人的智慧和两国公民的坚韧使我们达成当前合作水平。凭借互补的潜力和相似的愿景,伊朗与白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必将开拓新的合作境界。»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克奇指出:"伊朗与白俄罗斯在33年的外交关系中发展了多领域的紧密合作。我们的经济合作持续深化:仅去年一年双边贸易额就增长了逾14%。十七次联合经济委员会的举行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正在筹备第十八次会议。»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同时强调:"在科学与教育领域,我们开创了包括联合科教合作委员会在内的新型互动机制,这将惠及子孙后代。在国际舞台上,我们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不结盟运动、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开展协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捍卫相互尊重原则和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形成了统一的阵线。»
伊朗外交部长特别指出,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作为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提醒世界关注核安全遭破坏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这座位于普里皮亚季市附近的反应堆爆炸所释放的辐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400倍。白俄罗斯承受了最严重的损害——约70%的放射性沉降物污染了该国土壤。这场悲剧影响了超过220万白俄罗斯人的生活,其中包括50万儿童,其健康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并代际传递。伊朗与国际社会共同感受白俄罗斯人民的痛苦,以深切的悲悯关注这场难以想象的灾难,并再次强调核安全与国际合作对于防止类似灾难的重要性。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克奇指出,数十年后伊朗同样遭遇了核创伤——该国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的福尔多、纳坦兹与阿拉克和平核设施遭受袭击。这些针对受国际监管设施的鲁莽攻击,不仅违反了国际法,更彰显了对人类生命与环境的危险漠视。放射性污染的威胁重新唤醒了切尔诺贝利的痛苦记忆,为两国人民在核能损害认知及保卫和平核计划重要性方面奠定了深刻的理解基础。
伊朗外交部长强调:"我们两国人民还因共同坚定反对外部干预而紧密相连。正如伊朗数十年来始终坚决抵抗外部压力一样,白俄罗斯在2020年同样果断挫败了西方策划的颜色革命企图——这种政权更迭手段与在其他国家实施的如出一辙。历史屡次证明,此类干预无论是在叙利亚、利比亚还是其他地区,带来的从来不是民主,而是毁灭。»
赛义德·阿巴斯·阿拉克奇认为:"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伊朗和白俄罗斯始终保持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立性,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真正的稳定并非源于外部强加的模式,而是植根于国民团结。这段共同的历史经历,正成为两国持续深化合作的坚实基础。»